一:GMP對用水制備裝置的要求
1、結構設計應簡單、可靠、拆裝簡便。
2、為便于拆裝、更換、清洗零件,執行機構的設計盡量采用的標準化、通用化、系統化零部件。3、應具有足夠的檢測靈敏度(為每升含碳等于或小于0.05mg/L)。
一、 工作原理
1.離子交換除鹽過程:所謂離子交換就是水中的離子和離子交換樹脂上的功能基團所進行的等電荷反應。它利用陰、陽離子交換樹脂上的活性基團對水中陰、陽離子的不同選擇性吸附特性,在水與離子交換樹脂接觸的過程中,陰離子交換樹脂中的氫氧根離子(OH-)同溶解在水中的陰離子(例如CI-等)交換,陽離子交換樹脂中的氫離子(H+)同溶解在水中的陽離子(例如Na+等)交換。從而使溶解在水中的陰、陽離子被過濾,達到純化的目的。
2.電滲析脫鹽過程:電滲析技術利用多組交替排列的陰、陽離子交換膜,這種膜具有離子選擇透過性,陽膜排斥水中陰離子而吸附陽離子,陰膜排斥水中的陽離子,而吸附陰離子。在外直流電場的作用下,淡水室中的離子做定向遷移,陽離子穿過陽膜向負極方向運行,并被陰膜阻攔于濃水室中。陰離子穿過陰膜而向正極方向運動,并被陽膜阻攔于濃水室中。從而達到脫鹽的目的。
3.EDI的脫鹽過程:EDI的核心實際上就是在電滲析的淡水室填裝了陰、陽離子交換樹脂,使淡水室的脫鹽過程發生了質的變化,它在運行過程中能同時進行著三個主要過程:(1)在直流電場作用下,水中電解質通過離子交換膜發生選擇性遷移;(2)陰陽離子交換樹脂對水中電解質進行著離子交換,并構成“離子通道”;(3)離子交換樹脂界面水發生極化所產生的H+和OH-對交換樹脂進行著電化學。EDI對離子的脫除順序與離子交換樹脂對離子的吸附順序相同,在EDI組件中的離子交換樹脂,沿淡水流向按其工作狀態可以分為三個層面,一層為飽和樹脂層,二層為混合樹脂層,三層為保護樹脂層。
二、EDI裝置的進水水質要求
ICU純水設備
EDI裝置的進水須經過前期處理,使其符合以下所列標準才能保證進水不含有對EDI裝置的膜和樹脂有害的成分。
(1)進水總鹽量(CaCO3計):<25ppm或50μs/cm
(2)TOC:<0.5ppm
(3)PH值:5.0~9.0
(4)余氯:<0.05ppm
(5)硬度(CaCO 3 計):<2.0ppm
(6)Fe、Mn、H2S:<0.01ppm
(7)可溶硅:<0.5ppm
三、主要技術特點與性能指標
(3)離子交換樹脂不需用酸堿,節約酸堿和清洗用水,降低勞動強度;
(4)清潔生產,無廢水處理問題。
(5)自動化程度高,易維護,可設計成完善的膜技術高純水生產線;
(6)產水電阻率15~18MΩ·cm,pH6.5~7.0,硅<1.0ppb,
(7)占地面積小,單一系統連續運轉,不需建設備用系統。
四、EDI裝置與混床離子交換設備比較
(1)產品水水質比較。EDI裝置是一個連續凈水過程,因此其產品水水質穩定,電阻率一般為15MΩ·cm,可達18MΩ·cm,達到超純水的指標?;齑搽x子交換設施的凈水過程是間斷式的,在剛剛被后,其產品水水質較高,而在下次之前,其產品水水質較差。
(2)投資量比較。從混床需要酸堿儲存、酸堿添加和廢水處理設施及后期維護、樹脂更換來看,兩者費用相差在10%左右。隨著技術的提高與批量生產,EDI裝置所需的投資量會降低。
(3)運行成本比較。EDI裝置運行費用包括電耗、水耗、藥劑費及設備折舊等費用,省去了酸堿消耗、用水、廢水處理和污水排放等費用。
(4)在水、電耗方面的比較。EDI裝置約0.5kWh/t水,混床工藝約0.35kWh/t水,電耗的成本在電廠來說是比較經濟的。EDI裝置產水率高,不用用水,因此在此方面運行費用低于混床??偟膩碚f,在運行費用中,EDI裝置噸水運行成本在2.4元左右,常規混床噸水運行成本在2.7元左右,高于EDI裝置。
五、應用范圍
1.工業系統:純水、電子級水、發電鍋爐補給水、電鍍電泳涂裝用水、感光膠片、電鍍件清洗水石油、化工、電鍍、電池、冶金、機械等工業系統中所需的工藝用水(除鹽水)。
2.實驗室領域:血液透析、人工腎、氨基酸分析、細胞與組織培養、化學與生化試劑配制、緩沖液與制劑配制、高純試劑生產器皿沖洗液相、氣相、離子色譜、原子吸收、發射光譜、實驗分析。